閱讀心得: 看來智慧電網似乎真的是來年最有潛力的產業,連內地國有之國家電網都積極投入了,而且動作都超快的,預計智慧電表於2020年導入4億台,4億台耶!果然要做就做最大最快的,不過現在關於電表的一些通訊與顯示資訊的標準尚未完善,就先衝了,不知是好是壞說。
|
2010/05/31 00:00
4月底至5月初,筆者去採訪了上海世博會。一來是因為筆者很想從各個角度(?)看看事前大造聲勢的上海世博會,二來是為了了解中國計劃的新一代電網“智慧電網”以及電動汽車(EV)的動向。中國政府已制訂計劃,表示截至2020年將為完善電力基礎設施投入4兆元人民幣的鉅額費用劃。筆者一直在想,不惜花費這般鉅資,到底是想建造什麼樣電網呢?
在上海世博會上,中國最大的國有電力系統業者——國家電網將整個會場當成了該公司推進的智慧電網實驗場。在中國,像國家電網這樣的大型基礎設施企業都是“國有”(並不一定是“國營”)。由於是國有,因此,國家電網的方針大體上可以認為是與中國政府的想法相吻合的。
在上海世博會上,中國最大的國有電力系統業者——國家電網將整個會場當成了該公司推進的智慧電網實驗場。在中國,像國家電網這樣的大型基礎設施企業都是“國有”(並不一定是“國營”)。由於是國有,因此,國家電網的方針大體上可以認為是與中國政府的想法相吻合的。
在會場上,筆者一邊聽著國家電網工作人員的講解,一邊參觀電力管理系統等,給筆者留下的印象是,中國對智慧電網的基本思路是力爭實現“集(日美兩國)智慧電網之所長”。國家電網在參加此次上海世博會之際,打出了名為“堅強的智慧化電網(Strong&Smart Grid)”概念。“Strong”包含著實現停電等故障較少、而可靠性較高的“日本”式電力網的意圖,“Smart”則包含著按照“美國”方式充分利用通信手段,建立可供掌握電力供需狀況及使用狀況的平臺,在此基礎上推出新服務的意圖。
國家電網參考日本的情況力爭實現的目標是減少停電、提高電網的可靠性。因此,世博會會場上配置了一種系統,當檢測到斷線等故障時,可自動切換到其他線路的電力系統。斷線的檢測以及控制信號的通信方面,與日本電力網一樣採用的是光纖線路。
另一方面,中國要向美國學習的,是在智慧電錶及EV方面表現積極這一點。特別是在智慧電錶方面,中國制定了巨大的導入計劃。在2015年之前導入1億7000萬台,在2020年之前導入4億台。目前,正處於中國政府以1000萬台為單位向許多企業發出智慧電錶訂單的訂購高峰期。
那麼,中國正在策劃什麼樣的智慧電錶呢?在上海世博會上,國家電網利用智慧電錶,隨時掌握著會場內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量以及空調照明等的用電量等。不僅是世博會會場內,就連位於會場周邊的浦東新區的住宅小區也在進行智慧電錶的實證實驗。令人感到意味深長的是,中國正在探討導入在美國頗受矚目的、可根據電力網供需狀況來控制住宅內用電的“DR(Demand Response)”技術。
雖說如此,但不知何故,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電錶卻並不是中國國內統一標準的智慧電錶。各個地區的標準不盡相同。當然在某種程度的概念上會是全國統一的,但其中添加多少功能之類的問題,則由各地區自行考量。為什麼這樣做?大概是因為,與其在嚴格確定國內標準之類的爭論上花費大量時間,還不如優先儘早普及智慧電錶。
這種做法與日本正相反。日本也在開始採取行動,包括電力公司發佈智慧電錶相關驗證實驗計劃等。但是,東京電力等企業表示,對於智慧電網需要哪些功能這一點,希望通過用數年時間進行實驗後再加以判斷。正式的導入將在此之後。
當然,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不好。切實做好事前準備,這很重要。但是,如果與無論如何也要搶先一步的中國相比較的話,讓人覺得上述想法會導致日本被中國拋在腦後。欲速則不達,雖然是有這句古訓,但……。
與智慧電錶一樣,中國也很重視EV。在世博會會場內,展出了EV與充電站之間雙向輸送電力的“Vehicle to Grid(V2G )”技術。如果將EV連接到這種快速充電站上,則可根據電力網的供需狀況自動切換放電及充電。據介紹,當太陽能電池等的輸出功率驟然下降時,“通過從數十~數百輛的EV向電力網供電,還可減少停電等故障”(國家電網)。
遺憾的是,在這種V2G 技術方面,目前沒有聽說日本進行有電力公司參與的實證實驗。(記者:清水 直茂)
那麼,中國正在策劃什麼樣的智慧電錶呢?在上海世博會上,國家電網利用智慧電錶,隨時掌握著會場內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量以及空調照明等的用電量等。不僅是世博會會場內,就連位於會場周邊的浦東新區的住宅小區也在進行智慧電錶的實證實驗。令人感到意味深長的是,中國正在探討導入在美國頗受矚目的、可根據電力網供需狀況來控制住宅內用電的“DR(Demand Response)”技術。
雖說如此,但不知何故,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電錶卻並不是中國國內統一標準的智慧電錶。各個地區的標準不盡相同。當然在某種程度的概念上會是全國統一的,但其中添加多少功能之類的問題,則由各地區自行考量。為什麼這樣做?大概是因為,與其在嚴格確定國內標準之類的爭論上花費大量時間,還不如優先儘早普及智慧電錶。
這種做法與日本正相反。日本也在開始採取行動,包括電力公司發佈智慧電錶相關驗證實驗計劃等。但是,東京電力等企業表示,對於智慧電網需要哪些功能這一點,希望通過用數年時間進行實驗後再加以判斷。正式的導入將在此之後。
當然,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不好。切實做好事前準備,這很重要。但是,如果與無論如何也要搶先一步的中國相比較的話,讓人覺得上述想法會導致日本被中國拋在腦後。欲速則不達,雖然是有這句古訓,但……。
與智慧電錶一樣,中國也很重視EV。在世博會會場內,展出了EV與充電站之間雙向輸送電力的“Vehicle to Grid(V
遺憾的是,在這種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