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再生能源政策及國內產業發展對溫室氣體排放影響


資料來源:http://www.tpc-factory.tw/dispPageBox/tpcCT.aspx?ddsPageID=TPCDOWNLOAD&

地球由於自然存在於大氣層的各類溫室氣體(主要為水蒸氣及二氧化碳)產生之「溫室效應」,而能保持適合萬物生存的溫度,全球氣溫之高低變化亦本為自然循環之正常現象,然而整體平均氣溫之升降多以千年或萬年為變化頻率,但自18世紀末工業革命,全球平均海平面溫度升高的速度卻為地球歷史中罕見之現象。許多研究指出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之二氧化碳(CO2)造成大氣層中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加強溫室效應為此一異常趨勢之主因。1





儘管全球的溫升程度不同,如北半球溫帶以北區域的溫升即高於熱帶區域,甚至部分地區如挪威、俄羅斯等國2002/2003 年冬季氣溫創近二十年最低紀錄,但整體的全球性平均溫度仍為上升趨勢,2002年全球海平面平均溫度比1961 1990 30 年平均高出0.48,為自1861年起有溫度紀錄以來之第二熱年度,僅次於1998 年。2 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 IPCC)於2001 年發表之第三次評估報告,由於平均溫度的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遷,預估世界各地的異常氣候現象(如不正常暴雨及乾旱等)將更頻繁與劇烈,於2100 年時全球平均地面氣溫將比1990 年增加1.4~5.8,而海平面將上升9~88 公分3 此外,並將影響環境的物理及生物體系,如改變水循環、造成物種分布遷移、植物開花季節變異等,衝擊自然生態及人類社會。4

全文檔案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Within

Site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