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www.ecoseed.org/zh/general-green-news/green-business-news/green-business-news/7254-Survival-of-the-fittest-Solar-industry’s-new-game
週三, 2010年05月26日07:49 |
作者 Claire M. Umali
![]()
2008年至2009年太陽能市場供給上升,而需求卻出現了下跌,這種不平衡使得太陽能產業發展普遍受阻。 給市場帶來的影響是,現在各個公司要極力搶占市場份額,面臨不可避免的整合。
公司將必須應對過去兩年帶來的艱難環境。 派克研究公司高級分析師Dave Cavanaugh指出:“太陽能市場正面臨著模塊的嚴重過剩。”
在變化的競爭格局中,派克研究公司確定了可以決定生死的戰略,因為一切平靜下來後,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繼續生存。
大公司的遊戲
當前大公司之間的太陽能電池市場前景的中心問題是模塊成本,公司必須削減運作成本來維持良好的投資回報,進行更高效的模塊生產。 這也要求他們生產更高效的模塊,能夠在相同的面積上產生更多的電力。
到目前為止,已經採取這些措施的公司有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納斯達克股票代碼:
FSLR
)。 這是去年全球最大的太陽能模塊製造商,它提供了每瓦模塊0.81美元的低成本,模塊的效率達到了11.1%。派克研究公司預測,隨著Q-Cells太陽能公司朝著低成本運作的方向轉變,它會重新樹立競爭強者的地位。 雖然Q-Cells公司(FWB:
QCE
)面臨著困難,該公司將很快得到恢復。 它在馬來西亞正在建設一個大型生產工廠,今年目標實現500兆瓦產能。 根據派克研究公司數據,其他在業務和模塊效率將會更具競爭力的大公司包括:加拿大太陽能(Canadian Solar,納斯達克:
CSIQ
)、英利綠色能源(Yingli Green Energy,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
YGE
)、中國電光伏、京瓷(Kyocera)、SunPower公司(納斯達克:
SPWRA
和
SPWRB
)、晶澳太陽能、三洋、E-Ton、Solarfun、夏普、Gintech、尚德電力(Suntech Power,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
STP
)、茂迪、天合光能和新太陽能等。
僅這些主要競爭對手,將在2010年底帶來120億瓦的產能,完全超過派克研究公司預計的2010年101億瓦的需求。
那麼,去年準備將76億瓦的產能增加一倍,想要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的大公司和新興公司又怎麼樣呢?
而製造成本已經很低,但沒有足夠的品牌知名度的其他公司則需要提高市場知名度,同時提高模塊效率。
新興公司,包括Solar Frontier, Kaneka, Sunovia 和Abound Solar,必須要能夠提供卓越的低成本高效率產品組合。
潛在機遇
在一個充滿活力和競爭的環境中,一些公司可能會削弱,需要整合才能生存。
Cavanaugh先生指出:“這個行業目前有190多家電池和組件製造商,弱小的競爭者的合併是必然結果。”
派克研究公司稱,從今年起,有93家公司將難以維繼。 他們中有一半是晶體矽電池或模塊製造商,他們必須要削減成本,將他們的產品差別化,或擴大規模和市場佔有率。 歐洲的晶體矽光伏電池公司,如Bosch Solar、Isofoton和Sunways,可通過新的資本投資或合併提供增長潛力。
使用銅銦鎵硒的19家薄膜模塊生產商也處在困境之中。 銅銦鎵硒模塊最近在努力降低成本,就是為了與第一太陽能公司的碲化鎘薄膜組件處於同等地位。 銅銦鎵硒模塊的處理比較困難,成本昂貴,而且每行的通量低。 派克研究公司認為,未來幾年裡只有5家銅銦鎵硒模塊公司可以生存。
由於模塊效率低,約25家非晶矽薄膜模塊生產商也將有可能被合併或關閉。 他們不太可能為大型項目提供競爭性的回報,對於小規模的項目則要求佔用太多的空間。
2010年以後的太陽能行業,對於不能巧妙應對變化的公司來說將困難重重。 在供應過剩的市場中,企業必須要判斷其長處和弱點,在低成本的結構和模塊效率等決定性因素上進行有效的競爭。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