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美國大批應用的智能電錶易受網絡攻擊


閱讀心得: 內地的文章,所以有些名詞跟台灣用的不一樣,不過應該也是很好懂得。文中討論智慧電表現在愈裝愈多,又因為是數位資訊透過網路傳輸,就牽涉到了安全的問題以及隱私權的問題,文中提到對消費者消費行為數據的獲取,可以讓能源公司使用非競爭性市場價格,如掠奪性定價,以非常低價格的產品或服務銷售產品或服務。如此一來對市場衝擊就很大了,消費者更是最大輸家,因此到2015年全球電力公司將投資210億美元於智慧電網通訊安全領域。


@@@@@@@@@@@@@@@@@@@@@@@@@@@@@@@@@@@@@@@@@@@@@@@
資料來源:http://www.ecoseed.org/zh/general-green-news/green-topics/smart-grid/smart-grid/7423


週四, 2010年06月17日07:10
作者 Oliver M. Bayani


由於34億美元的智能電網刺激資金,美國電力公司匆忙部署了成千上萬的智能電錶,專家認為,這些智能電錶可能沒有足夠的安全功能,容易被黑客入侵。
愛迪生基金會電力效率學會稱,今年將有6000萬塊智能電錶投入應用,這將覆蓋整個美國約一半的家庭。
英國劍橋大學計算機實驗室的Shailendra Fuloria和Ross Anderson說,由於智能電錶的倉促安裝,數據和安全風險問題沒有充分解決。 他們警告說,智能電錶的數據分析和使用可能會危害消費者的隱私,扭曲電力價格。
“如果智能電網和電錶項目按目前的方式進行的話,它會帶來複雜的社會系統和技術系統,引起巨大的技術問題和經濟問題,” Fuloria先生說。
安全顧問公司IOActive透露,不安全的智能電錶網絡為黑客留下了惡意軟件傳播的後門,黑客可以通過電網遠程關閉電源;惡意軟件是未經所有者同意,滲透計算機系統的軟件。
“我們發現的許多安全漏洞是可怕的,大多數的智能電錶甚至不使用加密或請求認證,就可以進行軟件更新,切斷電源等敏感功能,”該公司一高級安全顧問Mike Davis說。



例如,在太平洋天然氣和電氣公司安裝的250萬塊智能電錶中,只有30萬塊將遠程斷開功能禁用了。 該公司在北加州三分之二的家庭安裝了500多萬塊智能電錶和智能燃氣表。
劍橋大學的報告擔心,對消費者消費行為數據的獲取,可以讓能源公司使用非競爭性市場價格,如掠奪性定價,以非常低價格的產品或服務銷售產品或服務,將現有的和潛在的競爭對手趕出市場。
此外,政府可以使用智能電錶的遠程斷電功能,實施強制節能措施,或追求其他政策目標,如控制不同政見。
為解決任何潛在的隱私問題和安全漏洞,該文建議,智能電錶在默認情況下,只向電廠公開計費和必要的技術資料。 對其他機構的信息公開,包括能源管理公司和政府,應由客戶酌情決定。
另一種解決方案每個客戶找一個能源管理機構,幫助他們監測能源使用情況,給出節約建議,並尋找最佳的供應方案。 谷歌微軟等公司正利用能源監測工具進入這個市場,谷歌的工具名為PowerMeter,微軟的工具名為Hohm,這兩種工具都免費在線提供。
該報告稱,各方之間的利益衝突,阻礙了智能電網的發展。 能源公司最感興趣的是利潤最大化,而政府則希望遏制碳排放,實現環保目標。
政府預計,能源價格透明度提高將帶來費用節約,而能源公司則希望保持價格相對不透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收入。
由於能源市場缺乏監管,該報告建議,未來的智能電網應該有一個代表消費者的獨立監管機構,而不是作為政府的監督和政策代理主。 這個監管機構不負責計量網絡的運作,而是要確保供應的安全和健康的市場競爭。
“最後,在何種程度上實現智能電網的目標,將取決於網絡基礎設施的功能和強大程度,”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工程學院的院長Ilesanmi Adesida在一份有關智能電網安全的單獨文件中解釋說。
“現在的問題是,現有的技術無法提供保證,如果我們不從底層提供彈性和安全保障,我們草草建立起來的系統甚至會面臨新的風險。”
市場分析家——派克研究公司預測,到2015年,為保護智能電網免受網上威脅,將推動全球電力公司在智能電網網絡安全領域將投資210億美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Within

Site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