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成為太陽能的熱門地點
然而有一個地區比全球其他地區還更早就已達到所設定的市電同價:這就是義大利(圖5)。該國擁有高日照率和高商用電力成本,而從大約2007年開始,居民和政府開始合作投資一些太陽能企業。最近推出電力收購(feed-in tariff, FIT)*系統使人們可以較高的價錢賣出再生能源,使得太陽能電池的安裝在短短的3年內急速上升了45倍,整體達到了大約1GW。歐洲太陽能電池產業協會(European Photovoltaic Industry Association, EPIA)在2009年6月指出:“南歐洲將在2010年達成與市電同價。”
![]() |
圖5 與市電同價的達成率依地區和電價而不同 圖中指出各國和各地區將達到與市電同價的時間。水準軸代表年度發電,視緯度和晴天比例而定。如果太陽能電池系統的價格(反比曲線)下降,就有更多的地區會達到與市電同價。圖由Nikkei Electronics依McKinsey提供的數據製成。 |
*FIT (feed-in tariffs):用來推廣再生能源的獎勵制度。電力公司以比一般電費更高的價格購買太陽能電池或其他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力,且價格固定一段時間。電力公司進而提高整體的電費以彌補差額。
許多太陽能電池製造商渴望進入義大利。例如夏普正和意法半導體等公司參與一個在義大利建造太陽能廠的計劃以進入發電事業。在2009年11月,日本的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公司宣佈它運出了一個2.9MW的太陽能模組系統用在義大利合作企業的屋頂上,這是該公司參與過的最大規模安裝。以高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模組聞名的美國SunPower公司在2009年12月宣佈它已完成了位於義大利的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廠的第一階段,輸出有85MW。
降價效應來到日本
市電同價的效應也開始到達日本,當地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價格在2009年開始大幅下跌。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大型的建商和承包商之間在新蓋房屋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價格激戰尤其如此。價格現在普遍上大約是400,000日元/kW(每瓦4.5美元),表示從2008年下降了30~至50%(圖6)。這已經是住宅區的市電同價了。當加入優惠獎勵時,有些地區變得可以非常低的成本引進太陽能發電系統。
![]() |
圖6 優惠獎勵彷效與市電同價 圖表顯示東京新建屋代表每一kW太陽能電池系統的成本和優惠獎勵。大型建商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針對系統推出大折扣,作為“行銷活動”。當加上獎勵時,實際的成本可能降至每kW只要幾萬日元。 |
在既有的建築中,有些承包商現在推出了大約450,000日元/kW(5.00美元/W)的系統。大部分這些公司的太陽能電池模組都是在中國或是南韓等製造的,而非日本。富士經濟解釋說:“現今全球並沒有太多的市場是接近與市電同價的。中國及其他在西班牙事件中流失市場的製造商正開始把目標放在較有前景的日本市場上。”全球太陽能電池製造成本的下降很可能也開始在日本的系統價格上出現。
優惠獎勵模擬未來
當市電同價實現時,會發生什麼事?這意味著對許多企業和用戶將有不少好處。
三個明顯的好處是:(1)太陽能發電的採用成本較低,(2)迅速擴大安裝,提高能源的自給率,以及(3)大量減少石化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目前很明顯地,與市電同價會導致太陽能發電系統數量的大幅上升。全球推出的優惠獎勵和FIT系統某種程度上是與市電同價後的模擬。在太陽能發電上達到與市電同價的國家和地區會急速增加,例如西班牙和義大利。視特定條件而定,安裝的數量可能會極快速地上升。
現在在日本,系統價格的下降配合積極的優惠獎勵以便環境可以更接近西班牙和義大利。包裝FIT系統等的獎勵正使太陽能發電接近商業用電的成本。事實上在2009年,日本的新房屋中每500,000戶大約有120,000戶有太陽能電力,這是整體的20%(圖7)。
![]() |
圖7 在恢復優惠獎勵之後,住家系統創下12萬戶的安裝新紀錄 圖中顯示日本家庭太陽能電池系統安裝趨勢。從2006年至2008年初期由於缺少優惠獎勵而有些下降,但自2009年恢復獎勵之後預測提高到了12萬個系統。圖由Nikkei Electronic依新能源基金會和日本太陽能產業協會的數據製成。 |
日本積水化學公司蓋的新房子中有77%具有太陽能,一些房子所配置的是一般發電量的兩倍,達到每戶6.8kW。該公司的一項消息透露:“太陽能發電在日本西部較高,尤其是種植橘子的地區,這是由於高日照的原因。”
大廈的附加價值
在日本有愈來愈多的大廈也在安裝太陽能。在2005年,日本芝浦特機是第一家開始供應個別大廈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公司。該公司的總經理新地哲己表示:“屋頂面積的限制意味著大廈裏的每一戶我們最多只能供應大約1.53kW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但是即使如此,事實上他們的電費降到了1/5或是1/6,已為我們帶來無盡的人潮要購買這些單位。沒有太陽能的大廈的住屋率只有大約70%。”
另外,日本大型建築商大京公司及立志成為能源綜合企業的新日本石油公司等,也在計劃開展向公寓住戶提供太陽能電池發電系統的業務。新日本石油新能源系統事業本部能源系統開發部長土肥英幸表示:“每一戶的發電規模雖為1.2kW,但白天不在家的住戶,應會有多餘的電力賣給電力公司。” (未完待續 記者 野澤 哲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